{{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端午過後正式迎來高溫酷暑的天氣,讓人耐不住燥熱想要找些消暑的方式來解熱。相較於冰淇淋、手搖飲料或其他高糖分的甜品,為大家推薦四款清爽美味具有退火、解熱的養生甜湯,舒緩身體的悶熱!
銀耳紅棗枸杞湯
在中醫觀點中,銀耳性平,味甘,被視為滋陰潤肺、可養胃生津的食材,有助於緩解口渴、胃腸燥熱的症狀。在營養方面,白木耳富含多醣體、膳食纖維與礦物質,有幫助腸胃蠕動、強化免疫力、養顏美容的效果。
材料與做法:
銀耳 30 g、紅棗10顆、枸杞20克、冰糖或代糖適量
1.白木耳乾先泡水2小時後,接著用清水充分洗乾淨、去除黃色蒂頭並切小塊。
2.用水沖洗紅棗、枸杞,並浸泡於清水中備用。
3.電鍋內鍋放入白木耳及2000ml的水,外鍋放2杯水煮,開關跳起後再燜20分鐘。
4.打開電鍋,內鍋放入泡開的紅棗和枸杞,並再加入150ml開水,外鍋另加入1杯水煮,待跳起後再燜10分鐘,加入適量的糖即可食用。
綠豆薏仁湯
綠豆和薏仁皆屬於性質偏涼、味甘的食材,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滲濕、健脾胃的作用,正適合台灣夏天又濕又悶的氣候,透過飲食調理幫助去除體內濕氣,對於水分循環不暢引起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水腫、排便濕黏、濕疹等特徵具有改善的作用。
材料與做法:
綠豆 1杯、紅薏仁1/2杯、冰糖或代糖適量
1.綠豆與薏仁分別洗乾淨後備用。
2.電鍋內鍋放入薏仁及6杯水,外鍋放4杯水,按下電鍋蒸煮。
3.待電鍋跳起,把綠豆與4杯水加入內鍋,外鍋再放4杯水煮,開關跳起後再燜10分鐘。
4.打開電鍋,加入適量的糖,也可利用桂圓肉或紅棗來提升甜味,放涼即可食用。
檸檬百香愛玉凍
未經過調味的愛玉凍是由愛玉籽加水搓洗凝結成凍,含水量高、熱量也非常低,每100公克只有2大卡,很適合作為夏日消暑補水的食材,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也能滿足口腹之慾又不擔心發胖。
將百香檸檬和愛玉結合在一起,利用水果提供酸甜的口感,減少添加糖的使用量,同時可以補充到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帶來兼具營養和美味的夏日清爽享受。
材料與做法:
愛玉籽 20g、礦泉水1200ml、檸檬1顆、百香果2顆、蜂蜜或代糖適量
1.將愛玉子放進細紗布袋並綁緊,放進冷礦泉水中充分搓揉5-10分鐘後,把搓洗好的愛玉放入冰箱中靜置至少30分鐘。
2.取出愛玉凍加入蜂蜜或熬煮的湯水、擠入檸檬汁與放入百香果的果肉即可享用。
洛神酸梅湯
洛神花、山楂和酸梅都具有清熱解暑的作用,有助減輕夏季熱氣帶來的不適感;山楂、酸梅、陳皮另可以改善消化不良、胃口不佳的問題。一碗酸甜口感的洛神酸梅湯,幫助生津止渴、提神醒腦、減輕浮腫,緩解悶熱帶來的疲勞,舒暢沉重的身軀,是爽口和健康的飲品選擇,也可以額外加入羅勒籽或愛玉來增添口感。
材料與做法:
洛神20g、烏梅50g、山楂85g、甘草5g、陳皮15g、水4000ml、桂花2g、冰糖或代糖適量
1.將洛神、烏梅、山楂、甘草沖洗備用。
2.把4000ml冷水倒入大鍋內,把步驟一的材料放入鍋中浸泡半小時。
3.開火煮滾後,再轉小火慢煮半小時,加入糖調味。
4.將陳皮沖洗放進鍋內煮3-5分鐘,最後將材料過濾,加入桂花拌勻,冷藏後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