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是最多人習慣補充的營養素之一,膠囊、錠狀是最常使用的補充方式,一次一顆就可以補足整天所需。

但對於有吞嚥困難的人來說維生素C時常令他們困擾,顆粒偏大,加上本身偏酸,只要稍微卡住就會有酸澀不舒服的感覺,因此開始衍伸多種劑型。

 

發泡錠是其中一種,最早起源於德國,在歐洲非常盛行,丟入冷水中發泡後就跟汽水一樣,香甜好喝,在台灣因保存不易一直非常小眾。

直到近期在熱門韓劇中不斷置入,「透過聽發泡錠丟入水中時產生的滋滋發泡聲來舒緩情緒」,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發泡錠,但在這樣的方便、好喝後面又暗藏什麼隱憂呢?

 

1.建議食用時間:

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因為會先溶在水中後飲用,沒有一定要空腹或飯後補充,

但如果腸胃本身敏感的人建議飯後飲用,避免過度刺激。有補充鐵劑習慣的可以一併補充,但如果正在吃中、西藥者建議最少間隔1~2小時。

 
 

2.該怎麼挑選維生素C發泡錠的劑量?:

維生素C的吸收量與單次補充劑量有關,每次補充100~200毫克吸收率約為70~90%超過1500毫克吸收率降低至50%以下,加上水溶性的特色,1~2小時後身體會將未吸收的隨著尿液排掉,因此挑選發泡錠建議選擇100~200毫克的,以達到最高效益。

 
 

3.隱藏在C背後的其他成分:

維生素C本身偏酸,要做成可以入口的飲品就需要添加糖分或甜味劑,將額外攝取許多人工甜味劑,造成健康隱憂。

也是需要特別留意的隱藏成分,由於法規的關係,發泡錠須標示出的營養成分不包含「鈉」,很多人也因此忽略它的存在。

市售發泡錠每錠平均每錠含有200毫克以上鈉,佔衛福部公告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0%,因此需要多補充水分,控制整日的鈉攝取量,避免造成後續的問題喔!

 

 

4.吃過量會怎樣?:

每日攝取超過2000毫克維生素C容易造成腹瀉增加草酸結石風險,建議按照衛福部建議攝取量補充,且不要超過1000毫克

發泡錠的賦形劑與添加物較一般膠囊錠狀產品多,長期攝取過量也會造成身體負擔

發泡錠若添加糖作為甜味來源,會有血糖不穩的情況發生,對於需要管控血糖者也不適合補充。

 

5.務必乾燥保存:

發泡錠的保存不易是買過的人最容易放棄吃完或不再回購的重要原因。

台灣常見的發泡錠為塑膠管包裝,由於氣溫較熱且濕度普遍偏高,加上本身容易吸濕的特性,開封後非常容易整條受潮,加快維生素C降解,最後只補充到氣泡糖水,完全沒有營養價值,因此建議放在防潮箱或尋找是否有獨立包裝的產品,來維持產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