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減重是一輩子的課題,想要瘦得健康、活得漂亮,
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而且容易進行的飲控方式,
網路上隨便搜尋能找到無數種飲控指南,多數會規定什麼不能吃、哪些要適量,
讓飲食內容枯燥乏味,沒幾天就宣告失敗。
到底怎麼輕鬆又有效做到飲食控制呢?讓營養師幫你解答!
一、熱量目標確定
既然是控制,就有一個目標是需要遵守的。
首先要認識基礎代謝率(BMR)和每日總熱量消耗(TDEE)。
基礎代謝率是在休息狀態下身體維持基本代謝自然消耗的熱量,簡單來說就是躺著一天會消耗的熱量。
算法如下:
BMR(男)=(13.7×體重(公斤))+(5.0×身高(公分))-(6.8×年齡)+66
BMR(女)=(9.6×體重(公斤))+(1.8×身高(公分))-(4.7×年齡)+655
但是不可能整天沒有活動,所以會因活動量不同,有了「每日總熱量消耗」的產生。
計算完自己的TDEE後,適當的減重頻率為2周減1公斤,平均每日需要製造550大卡的熱量赤字,
因此每天的目標就是「TDEE-550」大卡。
二、營養素計算
產生熱量的三大營養素包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
想飲控減少脂肪,建議提高蛋白質比例,降低其他兩者。
因為蛋白質具有飽足感,又是組成細胞最重要的物質。
🍗蛋白質
每日建議量為2公克/每公斤體重,體重60公斤需要吃120公克。
每手掌大小的低脂肪肉類有28公克蛋白質,或者一顆雞蛋為7公克蛋白質。
🧈脂肪
需要降低的脂肪建議占整日熱量的20%,每公克提供9大卡熱量。
假設目標熱量是1600大卡,脂肪占20%為320大卡,相當於35.5公克,一茶匙食用油為5公克。
🍚碳水化合物
包含主食澱粉類、蔬菜、水果。
每日5蔬2果可以提供豐富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蔬菜煮熟後一碗為1份,水果一拳頭大小1份,
總共要包含55公克醣類與5公克蛋白質,扣除之後才可以分給其他澱粉。
最後再簡單示範一下熱量怎麼算:
同樣以60公斤、1600大卡為例,先抓出蛋白質和脂肪各有幾卡
蛋白質120公克提供480大卡,脂肪35.5公克提供320大卡,
再計算主食裡的蔬果可以提供的數字,
5蔬2果提供240大卡,1600-480-320-240=560大卡
最後才輪到碳水化合物的空間,
碳水化合物每公克提供4大卡熱量,560大卡為140公克。
白飯一碗含碳水化合物60公克、白麵一碗和吐司一片各是30公克,
也可把白飯換成有纖維的全穀類,不僅更健康,還能增加飽足感。
其他蛋白質、主食類選項可參考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食物代換表,讓每天的飲食內容不再單調無趣。
飲食控制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需要持之以恆地進行,學會基本觀念非常重要喔!
祝大家都能成功享瘦,瘦得健康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