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痛怎麼辦!沒有動到關節處就不痛,所以越少動越好嗎?

答案是錯的,不動只會越來越僵硬

 

關節痛的日常保養建議從四個方面做起:

 

一、減少負重

首先需要維持理想體重,是難度最高卻最重要的因素。

站立時體重無時無刻對關節施加壓力,加速膝蓋關節的磨損和退化,

理想體重可以減輕大量關節負擔

 

避免搬重物也是重要的保養原則,買東西時兩手平均分攤重量

使用推車、買菜車等,可以減少關節傷害。


 

二、外在輔助

爬樓梯是有關節症狀者最困擾的問題之一,扶手的使用非常重要,上下樓時就不用完全靠膝蓋支撐

平常外出時可以帶著雨傘稍微輔助,或者去戶外活動時搭配登山杖與護膝使用。

 

膝蓋的保暖對於緩解關節痛也非常有幫助,避免在天冷時讓風直接吹到關節處,

可以多用熱毛巾熱敷促進關節處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加速發炎因子的代謝。


 

三、適當運動

強度中弱的運動,例如快走、游泳池水中走路、游泳,非常合適的有氧運動。

 

可以增加氧氣和養分傳遞到關節組織。

規律運動也能控制體重,減少關節負擔。

 

在家中也可以進行簡易的靠牆半蹲,或者坐在椅子上抬高小腿,做直抬腿運動。

 

這些訓練可以增加大腿肌肉力量,有良好的肌力可以減輕關節負荷。


 

四、營養補充

多吃對關節有益的食物可以穩定的減少發炎產生,讓軟骨組織逐漸修復。

 

1.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是關節軟組織重要的組成物,動物軟骨、豬耳朵、豬腳、雞爪等含有豐富膠原蛋白。

若擔心脂肪因此攝取過量也可補充經過萃取的膠原蛋白粉、飲品

 

保健食品中有名的UC-II也是膠原蛋白的一種,全名是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

經過研究指出長期補充可以增加關節舒適度。


 

2.抗氧化食物:

可以減少自由基對關節處造成的傷害,緩解發炎情形。

 

新鮮蔬菜水果多數含有豐富抗氧化物質。

薑黃也是著名的抗氧化食材之一,其中所含有的薑黃素可以有效對抗發炎,降低疼痛感。

 

3.Omega3脂肪酸:

Omega-3是平衡發炎反應重要的脂肪酸,多來自於深海魚。

平日選擇蛋白質來源時可以多吃深海魚取代紅肉,加強Omega-3的攝取比例,可以舒緩發炎情形。

 

若平常無法補充足夠海鮮,亦可以用魚油膠囊取代,Omega-3包含 EPA與DHA

挑選時建議選擇Omega-3比例高於80%以上的產品,才能夠精準補充到需要的脂肪酸類型。
 

4.特殊萃取成分:

許多經過萃取的成分可以將天然食物中的特殊營養物質濃縮,方便有需求者更容易吃到足夠的量。

例如最新的關節保養成分「蛋殼膜萃取」就是高度濃縮的速效成分。

 

取自平常被剝除的蛋殼內膜,它富含多種關節需要的營養成分,特殊的複合成分可以快速舒緩疼痛感

人體臨床實驗甚至在補充第3天即可明顯感受到舒適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