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關節保養,相信許多人腦海中首先冒出的名字會是葡萄糖胺

身為使用歷史最悠久的關鍵成分,全球的關節保健市場大多仍以葡萄糖胺作為主要成分。

然而,近年葡萄糖胺的熱度逐漸降低,可能受到幾個主要原因影響:


 

1.

許多國家的臨床治療指引已經取消葡萄糖胺作為骨關節炎的治療方式

台灣衛福部也在2018年因療效不明,將葡萄糖胺產品從健保給付項目中移除。

 

2.

越來越多大型臨床研究指出葡萄糖胺對緩解關節疼痛的效果有限

 

3.

開始出現更新、效果快,又不用每日補充到1500毫克這麼高量的補充品,可以少吞好幾顆膠囊或錠劑。


 

既然已經不再建議透過補充葡萄糖胺保養關節,

營養師會推薦什麼成分來解決關節卡卡困擾呢


 

首先,以關節狀況的嚴重程度或需要改善的立即性區分,

有適合長期補充的保養性成分,也有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舒緩的速效性成分。


 

在電視廣告或藥局常聽到的UC-II就是適合長期補充的保健素材。

UC-II其實是一個品牌的商標名稱,真正名字叫做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

 

屬於膠原蛋白的一種,特殊的構造讓他在體內可以進行獨特的免疫機制

可以同時減少關節軟骨的磨損,與預防關節炎惡化

 

臨床實驗上連續補充4個月左右可以開始達到顯著改善作用。

最大的優點在於只需要補充40毫克效果就優於葡萄糖胺1500毫克加上軟骨素1200毫克

大幅減低每日需要吞嚥的膠囊尺寸與數量。

此類的保健食品逐漸成為主流,受到廣告影響,越來越多長輩指定要吃UC-II來保養。


 

速效性的成分在台灣知名度不高,是來自雞蛋的蛋殼膜萃取

蛋殼膜在歐洲與加拿大極為風行,是一種天然的複合性成分

加拿大國家級最高衛生單位甚至認可「5天內就能夠減少關節炎引發的疼痛」的功效宣稱

 

研究指出蛋殼膜對於關節疼痛的改善速度遠勝於葡萄糖胺、軟骨素與UC-II

臨床上最快3天就可顯著舒緩疼痛,是目前最快速的關節止痛成分


 

建議可以搭配具有提升滋潤度的玻尿酸與具有天然抗發炎效果的薑黃素等成分,讓效果最大化。

 

玻尿酸是最常見的保濕成分之一,來源不同的玻尿酸擁有不同結構組成,適合不同部位的保濕效果。

例如最多品牌使用的流行鏈球菌發酵來源玻尿酸(透明質酸鈉)屬於線性構造,

適合較為平面的部位例如眼睛表層淚膜,可以滋潤表面、改善乾澀。

 

雞冠萃取來源的玻尿酸則屬於網狀構造,相較而言更適合關節軟骨這種立體性組織,補對成分才能對症下藥。

 

薑黃素則是印度傳統的天然抗發炎草藥,除了能協助紓緩關節炎

同時具有抗氧化、心血管保護、免疫調節的效果,是維持整體健康的萬用植萃成分。


 

你還在為卡卡不順的關節苦惱嗎?

快試試最新的保健成分,找回舒適靈活的行動力吧!